任镜波一行走访集美校友
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虽年逾九旬,依然精神矍铄。连日来辗转福州市、罗源县、福鼎县、霞浦县等地,走访集美校友和校友企业,指导校友工作,关心校友成长,宣传即将举办的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第四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活动筹备情况。副会长汤忠民、副秘书长颜学华陪同。
(一)
7月24日一大早,任镜波一行从集美校友总会驱车出行,经过近3个小时车程直接来到福州集时通(福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福州分会的秘书处。公司董事长、福州分会执行会长苏建顺等校友早早在公司门口迎候。
苏建顺校友带大家参观了集时通公司产品展示厅、党建室、工作区,为大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公司在智慧校园统一集成平台、智慧通信基础业务、智慧出行生态平台等数字化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内容。

在与福州分会多位执行会长、秘书长、在集时通工作的集美大学校友座谈时,任老感慨回到家乡倍感亲切。他说自己也是福州分会的一员,亲历福州分会成立与成长过程,对分会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邀请校友们参加今年10月即将在集美举办的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第四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活动。任老还赠予苏建顺校友的墨宝“倾心教育”。福州分会轮值会长周秉基,执行会长范朝标、林承东、林钦宁,秘书长梁冀梅等校友参加了相关活动。
7月25日上午,任镜波一行前往罗源县参观校友企业——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受公司总经理周洪磊校友委托,公司副总经理陈依芳,集美大学翁朝红、谢仰杰两位教授陪同参观。

该公司是一家集水产良种繁育、生态养殖、海洋科研、产品开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攻项目包括沙蚕生态养殖及产品开发,中国鲎、大黄鱼等海水鱼及虾、贝的繁育,开创国内外沙蚕综合利用先河。该企业也是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及实训基地。
任老与正在公司实习的集美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大家勿忘“诚毅”校训,珍惜实践机会,学有所成。同时,他鼓励大家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回馈校友企业。
(二)
离开罗源县,任镜波一行顶着烈日直赴福鼎市。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福鼎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茂润校友已为大家安排好住处。
郑茂润解释说,夏永华会长临时有急事去河南出差,他本人这几天刚好在江苏参加一个活动,匆匆提早赶回来,半夜才到家。听说校友总会的领导、老师要来,校友们都想过来会会面,却因“杜苏芮”台风影响,今天那些体制内的校友,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校友或下乡部署防台工作,或坚守岗位,脱不开身。尽管如此,郑茂润校友还是召集了10多位校友分两批座谈。
26日上午,郑茂润等校友陪同任老前往“绿雪芽”茶园参观、品茶。“绿雪芽”是福鼎白茶排名前列的品牌,林鼎峰校友在该企业担任副总。
郑茂润介绍说,白茶产业是福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国内市场消费比重逐年增大,带动大批茶农脱贫致富,也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年,他本人也致力于白茶种植和高端产品开发,拥有自己的茶园。听完介绍,任老给予赞许。
27日上午,受台风影响,骤然下起大雨。原计划前往霞浦县三沙镇走访校友。在前一天用晚餐时,任老就一直向校友打听去沙埕镇的路径。校友说,平时需一个小时车程,但预报第二天有大雨,路不太好走,考虑到任老已是九十高龄,不建议前往。
任老委婉地说,沙埕是他的老师、原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校长陈维风的故乡,他一直有个心愿,想去老师的故居看看。鲐背之年有如此情真意切的心愿,应该得到满足,必须去!
沙埕镇,地处福鼎市东北部,三面环海,系闽浙海岸交界地。陈维风诞生于此,从小就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虽过去70多年,任老仍清晰记得陈维风老师对家乡的描述。
车辆在大雨中穿梭颠簸。任老如数家珍地介绍他心中的陈校长。1921年,16岁的陈维风独身辗转千里,前往厦门求学,考进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在渔捞航海专业学习。1926年以全科第一的成绩毕业,被陈嘉庚先生选派去日本东京农林省水产讲习所留学。回国后,他先后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广东省立水产学校任教。1940年8月,他接到陈嘉庚校主给他的只有“勿忘母校”四个字的信,便毅然放弃在广东任教优厚的待遇,忍痛告别病中的妻子,肩挑一对箩筐,一头是行李,一头是幼女,翻山越岭近千里,走了10多天,从广东汕尾赶到时已内迁大田县玉田村的私立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任教,给后人留下了广为传颂的“千里走单骑”的感人故事。
任老还说,1953年10月,大连海运学院成立,陈维风任航海系教授、教研室主任。1980年11月,他被集美航海专科学校聘为顾问。
到了沙埕镇,陈维风先生的侄孙陈小文撑着伞,带着任老走街串巷,来到陈维风故居,也是他现在的家。房子历经百年沧桑,虽已被现代楼房所包围,但保留还算完好,沿街青砖筑起的一溜三层楼房,中间是厨房餐厅,两边各有两个店面,昔日风采依稀可见。任老和大家一起合影留住这难忘的瞬间,他脸上也露出满足的笑容。

陈小文介绍,陈维风在家中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
陈维风的父亲当年经营杂货铺,曾是商船的买办,家底比较殷实。耳闻目染的海洋气息,使陈维风从小就萌生了越洋出海的理想。
(三)
三沙镇地处霞浦县东北部,与福鼎县嵛山岛隔海相望。 三沙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港口临中国五大渔场之一的闽东渔场。因此,在三沙镇有多家省属渔业行政执法和生产经营机构,自然成为当年集美水产学校毕业生聚集地。经多年基层历练,多位校友成长为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了当地校友的骄傲。
因为在沙埕镇多逗留些时间,到达三沙镇已过了饭点。温和乐、陈玉生等校友依然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闽东支队门口等候,这两位校友是该单位前后任支队长。任老一到,免不了一阵热烈的相互问候,一起合影留念,接着来一场钩沉岁月的餐叙,好不畅快。

当天下午,陈玉生校友还要参加部署防台风视频会,任老连忙说,别耽误校友太多时间,就此道别。温和乐校友陪同大家一起到霞浦县城,下榻钟金聪校友的酒店。
霞浦县是校友比较集中的县份,在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校友不胜枚举。据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霞浦分会会长董志安介绍,他手头掌握的仅集美水产学校毕业的校友就有300多位。
董志安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长期致力于海带苗种培育与新技术开发。2014年在长春镇创建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海嘉1号”优质海带苗种,深得养殖户认可。2019年,董志安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开展海带冬苗苗种繁育研究并通过验收,当年就培育冬苗5800片,均达到国家一类苗出库标准。海带冬苗的培育工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是海带育苗历史上继“秋苗”“夏苗”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创新,通过冬苗的培育使霞浦县的海带养殖区一年可养两季海带苗,紫菜养殖区可以复种海带冬苗,使广大养殖户增产增收。2022年董志安获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水产养殖一等奖,荣获“大国农匠”称号。

作为县政协常委的董志安,经常就海带苗的生产、加工、经营及海带苗市场开拓创新和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近,他又开拓海参育苗业务,并独创“以海参苗入股,养殖户投工投料,养成后五五分成”的合作模式,为乡村振兴开创了新路子。
副会长兼秘书长钟金聪是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大专生,在校时品学兼优,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他祖籍漳州诏安县,毕业后曾在厦门短暂工作,后随朋友到霞浦发展,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如今不仅有了自己的酒店、酒楼,创办多家水产品加工、电商企业,还当选霞浦县餐饮烹饪与酒店行业协会会长。

在霞浦期间,任老参观了两家校友企业,出席三场校友座谈,参加校友近30位。董志安会长表示,校友总会的关心对校友是极大的鼓舞,霞浦校友会将继续广泛联系校友,服务校友,回馈母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宜人/文 颜学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