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校训 教育我为人
文 | 丁文志[泰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陈嘉庚先生办校110周年了。嘉庚学子满天下,我很荣幸也是嘉庚学子一员,真是桃李满天下。
我叫丁文志,是在泰国出生的第二代,早在八岁时,心怀祖国的父亲便送我回家乡读书,直至小学毕业。其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大举侵华。我又遵照父亲的决定,随母亲,途经越南,长途跋涉,逃难回到泰国。父亲尊尊教导,让我学会自食其力,当小工,做小生意,当学徒,白天做工,晚上读夜校,提高文化知识修养。

丁文志
1953年前后,泰国和南洋各地,在千千万万的华侨青年中,涌动着一股势不可当的回国求知和参加建设和报效祖国的热潮。我已经二十二岁了,也压不住心中的热情,抱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祖国的向往,迫不及待地回到中国。我被分配到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学习。1954年到集美中学80组已班,在班主任陈欣雪老师的教导下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业。在三年中,我得到“三好学生奖”。在初中第二年担任学校报刊杂志发行员,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上集美中学高中42组2班。我在班上是学习股股长,也是每天早上体操的领操员,还满怀激情地参加各项运动。在海潮发电站的工地上,在全民大炼钢铁的高炉边,在大办农业劳动中,都全力以赴,争先带头。为了给学校师生谋福利,我向校领导建议成立消费合作社,并被学校任命为负责人,经多方联系,采购价廉物美的生活日用品,供应师生。当时物资贫乏,能为大家谋福利,因此也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和学校的嘉奖。回顾往事,这些运动和社会工作,锻炼了自己,为日后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在中学求学期间,经常见到嘉庚先生,看到嘉庚先生的处事为人,深受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办学,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濡染,在多年熏陶下,“诚毅”的品格和慈善的心怀渐渐厚植于心。这成为以后激励我回报社会的力量源泉。
1958年国内搞大跃进,招收大批工人进厂务工。学校为配合当时的形势,动员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我考虑到自己年纪偏大,本来就是要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便毅然放弃学业,到厦门电机厂当车床工人,我善于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机械知识,在厦门电机厂工作四年,领导和工友们都对我很好,我很喜欢这份工作。1962年我父亲来信说年纪大了要我回去处理一些事务,我不得不离开祖国回泰国。
回到泰国后,处理完父亲交待的事务后,到一家泰美合资的泰美钢管有限公司工作,由于我在国内当机工多年,有相当的技术基础,被派随工程师进行设备安装,得以熟悉生产钢管流程,使我进一步掌握生产技术要领,迅速地成为车间的生产骨干。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勤勉努力,很快地从工人升为领班,车间主任。也凭借自己对机械和制图的深刻理解,大胆地把德国的四寸制管机改为六寸 和八寸制管机,用空气吹法代替蒸气镀锌吹法,既防止管道堵塞,又收回不少锌粉,一年给工厂节支增收数百万铢泰币的巨款。我工作勤奋,刻苦钻研技术,在工友中脱颕而出,在短短几年便升为厂长。同时工厂收益也培增。后来,公司人事关系,我便辞职另谋高就。
离开工作多年的钢管厂后,我和太太开起夫妻店,专营滚珠轴承,经营起来得心应手,销路良好,生意蒸蒸日上。积累资金后,办起钢管接头工厂,亲自制造机床和购买先进的车床,带领工人边干边教,热火朝天地干,天时地利加上质量优异的产品受到客户的欢迎,供不应求,规模不断扩大,订单源源不绝,产品也远销国外。这些成绩和我在祖国接受培养和母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要衷心地感恩祖国的培养,感恩母校的栽培,感恩陈嘉庚先生,这也是我立志要弘扬嘉庚精神的源泉。
近三十年来,我担任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会长、泰国嘉庚学子联谊会会长,我和校友们一起做好中泰文化交流的桥梁。校友会得到多个省市侨联和省市致公党的支持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已经送近千名华裔青少年参加学习,尤其是2017年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响应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提供升学机会,给予优惠的奖学金,六年多来校友会已输送四百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赴中国求学,他们有的学成归国参加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父母的业务,家长们都十分感谢陈嘉庚教育基金会。
三年多来受到疫情影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不能回国学习,却也阻止不了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学生们都在上网课,据校友们调查家长们都高度认可,这些成绩都要归功母校和陈嘉庚教育基金会,以及老师们的辛勤耕耘,祝愿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前景更加美好。(陈嘉庚教育基金会陈嘉庚奖学金招生院校有: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集美工业学校和集美中学等院校)。
在2008年祖国北京举办世界奥运会,祥云火炬传递传遍全世界,各国都很隆重选择祥云火炬传递手,我很荣幸被选为祥云火炬传递手。2008年4月19日在泰国曼谷举行隆重的祥云火炬传递,观众人山人海,祥云火炬传递顺利完成。2008年5月12日我和太太林培雁带着祥云火炬回到祖国厦门集美,捐赠给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接领,仪式很隆重。泰国驻厦门总领事和市侨办、市侨联,集美区领导,各界人士及学生几百人参加。我很高兴,因为我们都是嘉庚学子,我们要感恩校主陈嘉庚。要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永远发杨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