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嘉庚精神伴我成长

| 肖美銮

自从我懂事起,常听奶奶说起她在集美海边的生活及嘉庚爷爷等祖辈们回国创业的经历(因我的曾祖父也是同一时期回国创业的),自此,嘉庚先生等祖辈们“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故事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我1990年从集美师专毕业,在集美学村“诚毅”校训的感召下,毅然地选择到嘉庚先生创办的第一所学校集美小学工作。一晃,我在集美小学任教了33年,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诚毅之师”。回望这三十余载,我在三尺讲台前所追求与实践的点点滴滴,深深感激嘉庚精神的醇厚滋养及“诚毅”校训的引领。

追求着 成长着

刚从教,我只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虽说毕业于厦门师范普师专业,又是第一届集美师专小教专业毕业生,从事小学教育绰绰有余。但在一次参观陈嘉庚先生故居中,学习了嘉庚先生的整个事迹后,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浅薄,悟到了自己作为“诚毅之师”与校主要求的差距。这时,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还需下苦功。自知平凡的我,清楚自己并没有超人的天赋,也不优秀,但我笃信嘉庚先生说的“毅以处事”的魅力,嘉庚爷爷的话语萦绕在耳畔:“盖学问与时俱进,研究无穷,进步亦无限。”当时,我住在三立楼的二楼,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前往图书馆,借阅几本书,回到宿舍,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三年后,我顺利地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也成了集美区一名优秀的教坛新秀。同时,在“诚毅”校训的激励下,我持续前行。很快,我成长为厦门市骨干教师、集美区学科带头人、厦门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等。


成长着 收获着

作为教师,我认为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我以身作则,悉心教导,我时时以嘉庚先生说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来鞭策自己,始终坚守校训,培育嘉庚学子。我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我为学生捧出一颗心,献出全部情。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用行动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教育学生。30多年来,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嘉庚学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也给了我在平凡的教学历程中的自信与前进的动力。而今,我以扎实认真的“以身作则,诚毅育人”的品质,被学生们誉为良师、益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诚毅之师”的幸福感。正如我女儿写的《妈妈,我为您骄傲》(刊登于厦门晚报):

“从我懂事起,每天总看到妈妈早出晚归,她一开口总离不开学生、家长、学校。

以前,我总是很妒忌妈妈的学生,认为妈妈不爱我,因为她把太多的爱给了学生和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误解了妈妈的爱。

……

我玩耍时,妈妈为我洗衣服;我看电视时,妈妈忙着备课、写教案;我玩电脑时,妈妈与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十年来,她每天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着,真善美的故事和为人处世的教诲,时时令我感到温馨,感到骄傲。

妈妈的爱,是黑发中夹杂的一丝银发;妈妈的爱,是额头上的皱纹;妈妈的爱,是那双手上的茧,是岁月赋予的骄傲;妈妈的爱,是划在作业本上的勾与叉。妈妈,您的爱,让我为您感到骄傲!”


收获着 传承着

在成为了一名称职的“诚毅之师”后,我积极传承着嘉庚先生“忠公”“致力为公”的精神, 积极“传、帮、带”,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全力培养他们成为教学骨干;积极承担各级公开课任务、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深入社区、家庭,参与“送教、送培下乡”;积极为集美区新教师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毫不吝啬地分享我的教育教学经验。

服从组织选派,秉承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我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国家教育支教、交流等工作,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东南亚国家中文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卓越贡献,于2017年应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邀请、受厦门市致公党选派,到缅甸支教约一个月,为缅甸培养了一大批本土汉语教师。


传承着 前进着

再回首,“诚毅之师”在平凡岗位的追求与实践时留下的那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见证了百年名校集美小学“诚毅”校训的魅力。时至今日,“再回首我心依旧”,我的信念始终如一: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诚毅之师”。

每一个清晨,我都伴随着《感恩的心》的旋律步入集美小学的大门;同样伴着这曲调,离开校园。如今,耳旁仍回荡着“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感谢30多年来滋养我成为一名优秀“诚毅之师”的嘉庚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一如既往地带着嘉庚精神去追求,带着“诚毅”之心去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