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33. 初心如磐担使命 胸怀世界向未来

——厦门大学“英才报国”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国家部委考察调研


| 洪奕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语人才建设的号召,720-21日,厦门大学“英才报国”暑期社会实践队18名学生在外文学院党委书记徐琪老师、党委副书记沈丽秀老师和团委副书记蔡宇老师的带领下,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交部、商务部、中央外事办、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以及中国联合国协会等国家部委和机构学习调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砥砺初心,在感悟大国外交中坚定使命。


参观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专题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不忘百年初心 树立远航信心

百年奋斗路漫漫,青年学史正当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初心使命,720日上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才报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汲取奋进力量,为争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思想养料、精神养分。

欲知大道,必先读史。展览馆如一本立体的党史教科书,百年的峥嵘岁月画卷仿佛近在咫尺、徐徐展开。展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实践队员们沉浸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从一个个历史展品背后动人心魄的故事,感悟凝聚在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中的壮丽史诗,感受中国共产党人跨越百年、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一言一语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铿将有力的八个大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面对外国政要提问时脱口而出的话,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我们更需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始终牢记“得其大者兼其小”,将个人梦想始终与中国梦紧密结合,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号召,为展现全面、立体的中国贡献一份力。


外交部:

感悟大国外交 矢志报效祖国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实践队于外交部参访第一站便是新中国外交历程图片文献展。一张张生动纪实的照片,一份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文献,讲述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外交事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波澜壮阔,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学们在为之自豪骄傲的同时,也纷纷表示要努力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队参观新中国外交历程图片文献展


随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学长为同学们分享了外交工作者的心路历程。“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是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随着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不仅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者与引领者。当提及从事外交事业需要具备的素质时,学长提出了独到的“三要”建议:要有情怀抱负;要忠诚服从、遵守纪律;更要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中国联合国协会:

涵养世界眼光 厚植家国情怀

心怀国际,放眼世界。721日,实践队前往中国联合国协会参观访问。中国联合国协会(简称“中国联协”)是中国唯一以支持和促进《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目标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是中国第一家获得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全面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

随后的座谈环节中,通过中国联合国协会王颖副总干事和中国联合国协会张云飞理事的介绍,实践队一行对国际组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悟到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此外,中国联合国协会凤飞处长针对国际组织人才必备素养提出宝贵建议:一、具有家国情怀;二、熟练掌握两门及以上联合国官方语言;三、学会把握问题实质;四、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联协理事张云飞也向同学们提出寄语,鼓励大家考取与专业相关或跨专业国际证书,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事业添砖加瓦。


实践队在中国联合国协会调研访谈


通过调研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厦大外文学子的学习热情,同学们对新形势下国家外交外事行业等领域的工作职能、人才需求及未来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并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专题访谈和集中研讨等形式,引导鼓励同学们肩负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不断拓展专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争做兼具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的“报国英才”。

(作者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202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