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3.“回信”精神 常学常新

201410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9年来,集美校友总会不断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并积极参加厦门市、集美区弘扬“嘉庚精神”的各项活动。

去年10月,厦门市在第九个“嘉庚精神”宣传月中,隆重举行了“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的系列活动。与此同时,集美大学和集美中学举办了105周年校庆、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举办了70周年院庆、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独立学院)举办了20周年院庆、集美区举办了第三届“嘉庚论坛”。集美校友总会积极参加上述的活动外,隆重举办了第四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大会,有一千多人参加,其中来自海外的300多人。

海外回来的校友,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活动。他们发现所有的活动,主持人和主要发言者,在发言中都一致强调“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他们说:“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对陈嘉庚先生的评价和对‘嘉庚精神’的论述,是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去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包括集美大学、集美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以及有关高、中等职业学校,在传承嘉庚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中,都有许多新的举措。集美小学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小学110周年,组织全体教师参观陈嘉庚纪念馆、举办“诚毅”讲堂、举行集美学校钟楼重启仪式、表彰在校工作30年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嘉庚精神伴我成长”的征文,黄艺琼校长应邀在“嘉庚论坛”上宣讲陈嘉庚教育思想,整个校园充满着弘扬嘉庚精神的浓厚气氛。

集美工业学校从2017年开始招收“海丝”沿线的留学生,已经毕业91人,其中54人考上中、泰两国的好大学。去年,他们又在泰国创办“东盟嘉庚职业教育中心”。赵丽萍校长到泰国为“东盟嘉庚职业教育中心”揭牌,并到留学生胡仟英家里进行家访。胡仟英的祖父、祖母、父亲都到台湾留学过,两个叔叔留学美国,弟弟留学德国,只有胡仟英来中国留学。胡仟英回到泰国讲她在厦门的感受和中国的故事,她的一家人和周围的邻居都深受感动。她的妹妹准备初中毕业后也要来中国上集美工业学校,将来也要在中国上大学。

去年,厦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侨务联谊工作加大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力度。全年共接待各类来访团组49批次1155人次,厦门市成立了涉侨法律服务中心、侨胞权益司法保护工作站、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已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个侨团入住,不断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住社团与国内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5期“邮轮乘务培训班”,培训台湾青年140多人。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承办东盟国家嘉庚学子“泼水节”。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坚持在线上为陈嘉庚后裔补习中文。陈嘉庚先生的孙女陈佩仪带领陈嘉庚的后裔23人,从厦门上北京到延安,重走“嘉庚之路”,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去年,集美学校委员会对嘉庚建筑“归来堂”和集美学村东西岑楼进行了修缮,集美区对集美农林学校旧址“务本楼”进行修复并利用。集美中学后溪新校区的建筑群全部封顶。陈嘉庚纪念馆累计接待游客66.58万人次,还到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珠海学院等单位举办“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事迹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年,集美校友总会举办了“喜庆二十大,重温回信情”座谈会,成立了“集美校友总会陈嘉庚研究工作委员会”和“集美校友总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弘扬“嘉庚精神”和推动“校友经济”,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与此同时,还继续开展“集资助学”和到革命老区为中、小学生“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常学常新。

(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