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2024-6,9 穿越历史长河 追溯集友初心

——记陈嘉庚先生后人重走“嘉庚永安足迹”

1022日,时值厦门市举办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之际,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孙女陈玉玲伉俪、曾外孙女胡广蕙伉俪借回国参加纪念活动契机,抽空专程奔赴永安市,徜徉历史长河,踏上“寻迹之旅”,追溯当年嘉庚先生的亲友及事业襄助者,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不畏艰难将集美学村内迁大田,并于临时省会永安创办集友银行的历史。

陈嘉庚先生后裔在永安集友银行成立旧址前合影

1937年“七七事变”后,沿海多个城市沦陷,山城永安成为战时省会,集美学校也被迫内迁永安附近的大田县。1940年,中国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和破坏,在战火硝烟中坚持办学的集美学校也面临经费紧缺困境。11月间,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抗日将士,他视察完各战区和集美故乡后,辗转来到永安,在这座城市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为了让海外归来的嘉庚先生后人们更加生动、真实地感受当年陈嘉庚亲友及集美学校先贤们在那个峥嵘岁月里的历史印记,此次陪同“寻根之旅”的集友银行厦门分行陈为民展示了其做侨史研究所收集的1940年前后跟永安与集友银行相关的大量历史老照片、资料,并邀请集美校友总会陈嘉庚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廖永健老师陪同参访,与嘉庚后裔们一起钩沉稽古,回忆核实长辈们曾叙述的史料里的人物与事件。

烽火岁月,矢志报国—嘉庚先生永安印记

19401111日,陈嘉庚先生到永安,当时在大田的集美职业学校的学生代表,列队守候在永安中南旅运社门前齐唱《集美学校校歌》《欢迎校主歌》欢迎。陈嘉庚先生虽然舟车劳顿,但当他看到佩戴集美校徽的学生们时,又觉精神饱满,毫无倦容,与全体学生代表在其下榻的中南旅运社门前摄影留念。

1940年陈嘉庚与学生代表在永安原中南旅运社门前合影

“三会合一”,嘉庚先生永安演讲慷慨激昂振奋人心。19401112日至18日,孙总理诞辰纪念大会、欢迎嘉庚先生大会、工商品展览会同时在永安公共体育场(现人民广场)召开。嘉庚先生在此处发表了近2小时的演讲,谈到国内外形式和抗日救亡等重大问题。19401115日,嘉庚先生在永安“福建短波广播电台”,向海内外同胞介绍他到国内各地考察经历,为海内外侨胞认清中国抗战形势和前途等原则性问题、团结海内外力量起到重要作用。

嘉庚先生到永安后于1940年11月14日到大田集美第二学村视察,陈嘉庚左侧为时任校董陈村牧,右侧为时任校长叶维奏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集友之昌业启永安

以行养校,倡办集友银行开创华侨金融助学兴邦壮举。1943101日,由嘉庚先生倡办、以“为谋集美学校永久经济基础”“确立华侨资金与祖国建设事业联系合作之初基”“联合侨商返国投资,助长祖国复兴事业”为目标和使命,名为“集友”的银行,在福建临时省会永安公正路12号诞生。集友银行的倡办,是陈嘉庚教育实践与实业经营的结合,彰显陈嘉庚“国民应负私立学校经费之义务,乃国民之天职”“实业与教育大有互相消长之连带关系”的理念和主张,体现陈嘉庚的实业报国情怀。陈嘉庚倡办集友银行的创举,是中国华侨金融史和教育史上的传奇,其开创“以行养校”的盛举,成为近代华侨投资教育事业的典范。

集友银行成立周年总行全体仝人合影(1944年)

集友银行在永安创立初期刊登的业务广告

启航永安,栉风沐雨八十余载不忘嘉庚初心。自诞生开始,集友银行就在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引领下,朝着“以行养校、以行助乡”的方向奋勇进发,追逐梦想。从永安启航,到香港扎根,经历了抗战烽火、改革开放、香港回归,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进步。一路走来,“嘉庚精神”和银行创行宗旨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集友人不断传承跨越,将自身的力量汇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进程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奋斗源于使命的激励,使命源于初心的确立。无论走多远,始终都不要忘记当初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才能蹄疾而步稳,行稳以致远。赓续嘉庚精神,集友银行和集友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邱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