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2024-6,35 《卓杰华诗文集》出版说明

卓杰华校长是我19528月至19547月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读书时的政治老师,是我的入党介绍人。198010月,我调回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工作时,他是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他是一位好老师、好校长,大家都很怀念他。

他很传奇,14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有73年的党龄。他的兄弟也都是老革命。大哥卓禹轮,193812月入党;二哥卓炮轮,19384月入党;他是老三,原名卓沪轮,193810月入党;四弟卓锐轮,194910月入党。因此,在他的家乡大埔西河镇下黄砂村有着“卓家四轮”的美誉。从他概述的四兄弟简历中,可以看到这个革命大家庭的荣耀与光彩。

他是广州大学经济系毕业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以办学为掩护,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529月,他从厦门市教育工会调来集美学校,担任集美财经学校、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的政治教师。当时,省、市还派来5个党员干部分别到集美中学、集美侨校当领导。时任集美财经学校校长萨兆钤、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校长俞文农,都是各自专业的著名校长,政府对他们都很尊重。因此,他是以上级派来的第一个党员干部的身份在这两个学校当政治教师。一学期后,他正式调入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任教导主任兼上政治课。他讲授《社会发展史》,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我入党后,每周都跟他一起去参加集美学校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仅接触的时间多了,思想交流的机会也多了。他平易近人,待学生亲如兄弟。

我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省教育厅工作,不久就听说他当了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的副校长,后来是集美航海学校的校长、书记兼校长。他离休前是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前前后后加起来,他在集美为航海教育整整奋斗了32年,也是集美诸校中担任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他多次受到陈嘉庚先生的接见,他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船员,被誉为“弘扬嘉庚精神的好校长”。

他在担任集美航海学校校长期间,全国的航海教育曾几起几落,学校的归宿也几经变化。为了学校能够办下去,能够不断发展,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原集美航海学院党委书记陈泰灿跟他共事25年,他说:“卓校长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事非常认真执着,事必躬亲。他当校长还一直兼课,教哲学、政治经济学。他以校为家,劳苦功高。学校发展了,他就高兴。”就是这样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好校长,在“文革”中竟吃尽苦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恢复工作,仍然回到原单位。不久,学校从中专升为大专,他被交通部任命为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分管财务、基建和后勤等工作。1980年,集美航海专科学校举行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航海教育60周年的活动。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建校60周年的庆典。活动前,他负责筹划经费、修缮校舍、整理校园、添置设备并帮助联络校友,忙得不亦乐乎。在活动的过程中,他还负责接待校友和各项活动的后勤保障。各地校友回来,他都一一去看望。由于多年担任校领导并坚持为学生授课,在校领导班子中,也只有他能认识那么多的校友。

1983年,他光荣离休。离休前,他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要把学校升格为学院,办本科。离休后,他没有接受外资企业的高薪聘请,甘心为学校和社会发挥自己的余热。他担任离休干部党总支首任书记,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他在学校发起成立老年体育协会,组织大家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还为学校退休教工建了一个标准的门球场。他接受厦门市政协领导的邀请,协助筹办厦门市老年大学,并首任主持教务的副校长。在老年大学,他既当领导,又做学生。作为诗词班的学员,他虚心向余元钱老师学写诗。20多年他写了200多首诗。他每写一首,都复印一份给我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他曾用5年的时间,帮助家乡修建了一条从福建永定到广东大埔西河的公路。他还帮助家乡修复、新建了多所中小学校舍。他先后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20111024日凌晨326分,他因病医治无效,在厦门中山医院逝世。噩耗传来,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一篇拙文《卓杰华:既然信仰了,就要坚持》,发表在《集美校友》上,寄托哀思。今年1013日,是他诞辰 100 周年。为了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我将他生前陆续给我的诗作《偶得集》《黄沙集》《未老集》和他的几篇遗作,以及学校、同事、学生悼念他的几篇短文,一并合集出版,书名为《卓杰华诗文集》。

卓杰华校长的诗,正如著名诗词作家余元钱先生所点评的那样:“纵观卓老的诗作,或回忆革命生涯,或反映乡土民风,或记述游历履痕,或抒发友情亲缘,或描绘山水风光,均属于风雅范畴。从诗艺而言,诗集中也有许多可品可味可赏之作。如甲申冬月写的《八十感怀》:‘抗日烽烟漫九州,投身敢许少年头。丹心一片犹存否?八十风霜意未休。’”

卓校长的文章多叙事,但“事信言文”。他说的事情都是真实的,而且言辞富有感情。他的革命生涯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我们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他给孙女贝贝的那封信,我读过好几遍。他说他是含着泪水写这封信的。我想贝贝捧读这封信的时候,也一定泪流满面。因为我每次读这封信,都会热泪盈眶。这是一位长者的心愿和对后辈的交代与期许。

附录的几篇纪念文章,也可以从中看出卓杰华校长的为人和处世。《卓杰华同志生平介绍》是集美大学主要领导在“卓杰华告别仪式”上宣读的悼文。悼文对卓杰华同志一生的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悼文中说到:“卓杰华同志深受党的教育和培养,相信党,坚信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即使在恢复党籍问题上遭遇过许多挫折,在‘文革’期间吃了很大的苦头,但他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定不移,在逆境中不动摇,表现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他在“文革”中遭受的迫害,过来人都晓得,那是不堪回首的事。悼文中“恢复党籍问题上遭遇过许多挫折”,这是指党组织对他早期入党时间的认定过程。据我所知,有关组织部门在审查他是否早期入党的问题上曾经有过否定的意见,后来经过反复的调查和取证,才最终认定他确实于193810月在广东大埔县第一中学入党,时年14岁。这个认定不仅消除了一些闲言碎语,恢复了卓杰华校长的历史原貌,也澄清了某些历史真相。峥嵘岁月,卓杰华校长很喜欢王冕的《墨梅》,常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谨以此书,纪念卓杰华校长诞辰100周年!

任镜波  

202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