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2025-2,31 集美学村因何值得漫步?嘉庚建筑给出答案

321日,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CityWalk”斗阵行第三期活动走进集美学村。有60多位市民踊跃参与,三五结伴,漫步于集美学村,感受嘉庚建筑的独特魅力,领悟嘉庚精神的深厚内涵。漫步团时而驻足欣赏拍照,时而低声分享交流,用脚步与这座百年学村进行“深度对话”。

从“集美学村”牌楼出发,漫步团穿过龙舟池,沿途欣赏道南楼、南薰楼、延平楼等嘉庚建筑,参观集美鳌园……最后在集美大社感受烟火气。9个点位、大概2.5公里路程,看似常规的路线,由带队专家吴吉堂精心策划,他结合集美学村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底蕴,为参与者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作为集美区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一级调研员吴吉堂是一位“学村通”,曾参与打造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集美研学总部等重要文化项目。“路线既将重要的嘉庚建筑包含在内,也最大限度展现集美学村自然风光之美。点位距离不远,老少咸宜。”吴吉堂说。

集美学村由何而来?站在“集美学村”牌楼下,时光仿佛回到1912年,在南洋创业的陈嘉庚怀揣报国抱负,从新加坡回到故乡集美筹办教育。龙舟池的海潮声将漫步团拉回现实,道南楼、南薰楼、延平楼等沿着集美海岸线一字排开,形成灵动的滨水天际线。

“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当绿皮火车经过高集海堤驶出厦门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南薰楼;而离开集美时,最后一个目送人们远去的也是南薰楼。”吴吉堂介绍,作为集美学村地标建筑,南薰楼的主楼高54米,作为陈嘉庚生前亲自主持督建落成的最后一栋建筑,1959年落成后就成为全省第一高楼,整整二十年无“楼”超越。

如果说南薰楼是以高取胜,建筑独具匠心,道南楼则是以长见称,整体典雅庄重——9段式布局,以主楼为轴心,两侧各4座对称的一字形组合建筑,通面宽176米。这座精美建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重檐歇山顶、燕尾脊、绿琉璃、红砖墙等嘉庚建筑的主要元素以及做工考究的石雕。道南楼还是陈嘉庚亲自主持兴建的集美学校校舍的最后一座建筑。

经过陈嘉庚纪念馆和文确楼,漫步团抵达此行终点集美大社。介绍完历史文化背景后,吴吉堂给本次活动一个开放式结尾:大家自由活动,放慢节奏感受,通过这里的一砖一瓦,触摸历史的脉搏与文化的底蕴。

本次活动是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重要宣传活动之一,由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班、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

CityWalk”不仅是游客休闲旅游的方式,也是本地居民重新认识自己所生活城市的新途径。“我妈妈是集美大社的,小时候,我常常听外婆讲集美学村的故事。”漫步团成员、市民杨勋葳坦言,作为老集美人,这次却是第一次系统性地了解集美学村。

新厦门人毛朝敏,家住同安,第一次来集美学村,被嘉庚建筑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底蕴深厚的人文内涵深深吸引。“我最感兴趣的是南薰楼,更钦佩陈嘉庚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高尚品格。”毛朝敏说。

(朱道衡 赵静 林铭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