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总会

2025-2,46 沉痛悼念朱晨光同志

| 任镜波

212日,朱晨光同志因病辞世。连日来,他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与他共事的点点滴滴也如电影般一幕幕回放。

朱晨光同志,永泰人,196112月出生于集美。1982年,他以品学兼优的成绩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随即被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录用。自那时起,我们因工作结缘,从相识到相知,逐渐成为忘年之交。他在学校43年的工作与生活,我可谓是其历史的见证人。

初到集美航专,朱晨光同志便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后升任书记。198410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3月,他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随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访问日本。1990年,学校成立港澳台办公室,他由副科晋升为正科,并很快被提拔为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成为当时全校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19922月,他参加福建省委组织的省直机关同安社教工作队,驻村一年。19945月,他借调至《集美校友》杂志社,担任副社长兼责任编辑一年。19956月,他又借调至集美大学中外合办的工商管理学院,任院长助理兼综合办公室主任。20002月,他调任集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036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成立,他作为学院董事会监事,历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工会主席。20203月,他调至集美大学党委巡察办,担任巡察组组长。202112月,他光荣退休。

正如集美大学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在《朱晨光同志生平介绍》中所言:“朱晨光同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一评价真实、客观,朱晨光同志当之无愧。

在担任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兼综合办公室主任期间,朱晨光同志不仅具有全局观念,善于协调各方,任劳任怨,忍辱负重。有一次,工商管理学院合办方主要成员陈共存先生来学院视察,一见面便对朱晨光说:“朱先生,过去有人说的不真实,让你受委屈了!”

在诚毅学院担任领导班子主要成员的17年间,朱晨光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及得失,始终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他作风民主,工作细致,身体力行,为人正直,敢于担当。他注重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高校管理工作的经验。2016年,他参加福建省本科高校领导办学治校能力高级研修班,赴德国培训21天。期间,他认真学习,进行中外教育比较,收获颇丰。作为诚毅学院的老领导,他为学院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曾先后被评为集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建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他的师德师风,深受师生爱戴。

朱晨光同志的父亲朱朝云是集美中学语文教师,母亲陈美笙是集美中学数学教师。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培养了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出色的写作能力。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和集美大学工作期间,他撰写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辩析》《集美航海学院校风建设研究》等论文;参与策划并出品了8集电视连续剧《沧海之恋》;应邀赴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印尼访问,撰写了《浓浓真情系侨亲——近访李尚大》等文章。他还指导学生参加厦门市大学生对抗辩论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朱晨光同志是集美中学和厦门大学的双料“嘉庚学子”,对校主陈嘉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仅在校园内积极推行“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办学理念,支持“嘉庚精神”进课堂,还积极参与集美校友总会的活动,联络海内外校友,弘扬嘉庚精神。他曾任集美校友总会常务理事,长期担任《集美校友》杂志社副社长和责任编辑,而且这些工作均为义务奉献。在《集美校友》编辑出版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他不计个人得失,借调担任责任编辑一年。名义上是“责任编辑”,实际上他一人承担了组稿、采访、编辑、排版、校对,以及发行等全部工作。他经常加班加点,甚至节假日都不休息。那段时间,他采写的《厦门引进外资办厂第一家——记厦门星集有限公司》《一位建筑设计师的情怀——记厦门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张毓英校友》等重磅文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还参与编辑了《教泽流长》《诚毅篇》《陈村牧执教集美学校六十周年》《百年树人》《纪念李尚大》等书籍,并主编了《陈嘉庚的亲属、族亲及事业襄助者》《陈嘉庚建筑图谱》,参与主编了《集美学校8090周年校史》。此外,他还为集美校友总会撰写了《立足岗位服务全局,坚持特色发挥作用》的文章,在省内外交流。他曾被评为“全国侨刊乡讯优秀工作者”。

在参与集美校友总会工作期间,朱晨光同志还为“集美校友基金”“村牧基金”“嘉泽助学金”以及筹建“集美校友会馆”慷慨解囊。他是一位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好人。然而,这样一位众口皆碑的贤者,竟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近两年,朱晨光同志一直在跟病魔作斗争,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外人,生怕别人为他牵挂和担心。善良的人总是为别人着想。在他治病过程中,我们还保持微信联系,互致问候。去年他在家里疗养时,给我发微信,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您手头一定有很多文字的工作,我可以帮您做些校对工作。”为了让他在病中能够转移对身体病痛的注意力,在他身体稍有恢复的时侯,我也给他发了一些文稿,征求他的意见。他不仅帮我拿捏了文章的分寸,还帮我回忆了一些往事的具体情节。今年127日(甲辰年十二月廿八),他还给我发微信说:“任老师,新春将至,我仍回不了家,思念之情无以复加,只能在此提前敬祝您老人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蛇年吉祥!”我立即给他回信,多作安慰,说他一生善良,天会保佑。129日(乙巳年正月初一),他又给我发来微信说:“任老师:小朱给您拜年了!虽落笔惟艰,但却是带着别样的深情,在此祝福您:健康快乐,福寿绵绵,所愿皆成,一切吉祥,万事如意!”过后他又补发了一则“谢谢您周一的嘱咐”的简信。当时,我看到“落笔惟艰”和“带着别样的深情”这些用词,就反复逐磨,越想越害怕。没想到只隔半个月,他就遽然走了,悲哉痛哉!重读朱晨光最后给我的这两条微信,我倍觉伤感,我无语,唯落泪,晨星殒落悲君逝,光照后人忆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