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56 留学往事:一张A4纸的启示
文 | 陈言
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时修了一门学位课程“Engineering Kinetics and Reactor Design”(工程动力学与反应器设计),该课程比较难学,加上自己的英语听力不好,每堂课都听得稀里糊涂,全靠课后啃书本自学。课程内容计算比较多,计算多了公式就多,考试前就要花很多时间背公式。鲁汶大学教授们的规矩一般课程考试基本是一天,上午笔试,下午面试。
考试那天,当我走进考场,发现另外的同学每个人的手上拿了一张A4纸,虽好奇但我也没多想,以为是用来做草稿纸的,卷子发下来我就全神贯注地做考题。考试进行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课任教授走过来站在我身边看了一会,问我考卷中涉及的计算公式都能记下来吗?我回答考前花了很多时间背公式,基本都记得。教授说你大可不必把时间花在记公式上,考试是允许带一张A4纸,写上你认为需要的公式和相关的内容的。我听后瞬间涌出一股莫名的悲哀:我也太冤了!好在试卷上的考题没有难为我。
下午面试是在教授办公室进行,我们在门外等候。助教喊我进去后,教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一边聊天一边问问题,氛围十分轻松。最后,教授叮嘱我要多了解鲁汶大学一些课程的考试规则,课程中公式等内容,知道怎么用就可以了,不需要花时间背。我感到教授有点同情我,因不懂规则而花费了很多时间。等成绩公布后,我看到我的成绩是Double A(AA)。
回国后,我在工作过的两所大学的学院里,分管过多年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曾想在我讲授的课程和一些特殊课程的考试中试行A4纸的考试规则,但都没能成行。
实际上,一张考试用的A4纸,反映了设计者的智慧。国外的课程没有教材,教授一般会指定2-3本参考书,这就强制学生学会反思、归纳、提炼,在一张A4纸上用尽量少的内容,表达尽量多的信息。做到看到一个公式、一个图,甚至一个词,就能回忆起一整块相关内容。
一张考试用的A4纸,背后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在我管教学工作的那些年里,每到期末的考试周,学院教学科都会收到监考老师从考场收缴的五花八门的作弊小抄。我曾见到过一片巴掌大的小抄,正反两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拿到眼前几乎都看不清楚。在考场,在老师猎鹰般的监视下,在高度紧张的心情压力下,一个学生即使要看这巴掌大的小抄,他怎么能看得清楚?!想想,也蛮同情学生的。所以,在我的课程考试和监考实践中,但凡发现有作弊苗头的学生,我都会及时提醒,扼杀其作弊的念头,使其正常完成考试。而不是等他们既成事实,然后抓出来进行考纪处分,这不是教育的目的。
如何避免用愚蠢的教育方法,消磨受教育者(孩子们)的智力,这是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