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45 勿 忘
读华晓春诗歌《大田第二集美学村之恋》有感
文 | 金春欣
人生勿忘的事情应该很多,尤其对艰难时期伸出援手的人。8年的时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很短但也很长,因为没有这8年的同舟共济,就不会有今天的百年辉煌。
华晓春老师的诗歌《大田第二集美学村之恋》揭示了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所创办的集美学村(今112周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因厦门沦陷,其中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高级农林职业学校和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被迫内迁至三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继续办学的历史,前后经历八年(1938-1946年)。诗歌行云流水、韵味无穷。
当我再一次因华晓春老师的诗而寻到玉田村的时候,正旺祖祠还在,范氏祖祠、严氏宗祠还在。厅堂应该是庄严肃穆的地方,是拜拜日才有的热闹。在那一个8年里,乡亲们打破亘古的家训,将43座宗祠、庙宇、民房拱手让给了嘉庚学子们。于是,
在这里,一奔跑
瓜秧会荡开棚架
脚步会从厅堂里涌出
整个村子开始蒸汽缭绕
此起彼伏
口号嘹亮
烧水、劈柴、煮饭、缝衣、采药、煎茶,玉田的乡亲们从没有如此忙碌,从没有如此欢天喜地,从没有如此有希望,在一个非凡的8年里。于是,
随手舀起一瓢水
即刻映出那年600多张涨红的脸庞
一头顶展翅的山鹰
如当年耀眼的闪电
仍在乌云里穿梭
在这样一个8年里,玉田村被两种声音轰鸣着,天上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山里“森林课堂”的书声琅琅。森林就是绿色的海洋,高树模拟攀桅,林间摸索水平,树叶辩驳方向……于是,
清晨的仙亭山上
所有的树还是当年的读书郎
他们笔直地站立
无论风雨
火红的太阳又从蓬勃的晨读声中
澎湃而出
玉田村的故事有很多,“国家有难,我等责无旁贷!”“旋回国效力。”以俞文农、陈维风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们,放弃万吨远洋轮船长和留学日本所带来的优渥的工作和生活,漂洋过海、跋山涉水来到玉田,硬生生地培育出一大批大山里的“航海人”。深潭高台跳水,水银模拟海面,云缝闪星定位,斗笠模拟司舵……于是,
而木槿花在临时课桌旁依旧怒放
俞文农又站在神龛的位置讲解原理
祖先的牌位收藏在崇敬与感恩的目光中
一个村庄的床铺上
安卧着沾满硝烟的六分仪显微镜
和陈维风刚从尘土飞扬的挑担里抱出的女儿
《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大山深处先后走出了353名航运人才,遍及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嘉庚先生和共同致力于航海事业的师生们,更有非常时期携手克艰、共度难关的大田人民,都为祖国“培育专才,力挽海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是,
300多公里之外的浔江浪花
一旦被乡亲们一双双质朴的手
种进玉田村深情的土地
从此,再坏的年头都盛产青翠
再长的年份也蔓延思念
大航海的汽笛一次次从秧苗中冲出
用蓝墨水刷在老墙上的"诚毅"校训和抗战呼号
又光芒万丈
从残缺的檐角
一次次刺破苍穹
海的辽阔很远很远,海的呼吸很近很近。无论天涯海角,勿忘那一块温暖、柔美的土地。于是,
今天,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望去
玉田村的43座老屋
其实就是一个个温暖的襁褓
怀抱过小家和大家
此刻,正满怀希冀和必将起飞的梦
阳光满溢
山歌飞扬